聊聊Spring的主从数据库配置
在应对日渐复杂的业务环境,单个数据库所能承载的压力已经远远不够。很多业务中诞生了主从数据库的架构模型,将数据读写进行分离,主库写,从库读,以提升服务的吞吐量。
在进行代码设计的时候,我们很自然会想到一个问题,一个业务操作,往往会包括读 和 写,例如在实现一个阅读点击量的简单需求的时候,是不是需要先查询一下原来有多少点击量Num,然后再给这个获取到的数据Num进行+1操作呢?
那么问题来了:
如果很多人同时点击,都在给这个Num进行+1,咱们姑且不论数据没办法实现真实稳定的问题。就单从主库和从库切换上来说,是不是已经会产生问题呢?
仔细分析一下,假如用户A此时在调用接口读取数据,而用户B在调用接口进行写。这个时候会有两种情况出现,数据库操作全局变量在经过A操作之后,变成了从库,那么这时候B写的时候就会写到从库里面了。第二种情况是,A还没有完成读取从库的行为,B将全局变量设置为主库,数据能够正常写入主库,但是问题也出现了,此时A读取数据的时候可能就是主库了,读写分离的意义也就荡然无存了。而线上实际情况,往往比这个复杂一点。在我经历的项目中,读写数据的行为稍有不当,可能带来的是项目的巨大损失。
回顾一下上篇文章:各扫门前雪的ThreadLocal
我提到过,ThreadLocal是线程安全的,借助ThreadLocal,我们可以比较好的规避上面的这个问题。聪明的你一定马上会想到,对了,把这个数据库切换的全局变量,变成一个线程的“本地”变量,不就安全多了吗?
下面我们来简单写个实现类
主从库切换类,基于ThreadLocal实现调用接口线程的安全性。
public class DynamicDataSource extends AbstractRoutingDataSource {
private final static Logger LOGGER = LoggerFactory.getLogger(DynamicDataSource.class);
private static final ThreadLocal<String> CONTEXT_HOLDER = new ThreadLocal<>();
@Override
protected Object determineCurrentLookupKey() {
String dataSource = getDataSource();return dataSource;
}
/**
* 设置数据源
*
* @param dataSource
*/
public static void setDataSource(String dataSource) {
CONTEXT_HOLDER.set(dataSource);
}
/**
* 获取数据源
*
*/
public static String getDataSource() {
String dataSource = CONTEXT_HOLDER.get();
// 如果没有指定数据源,使用默认数据源
if (null == dataSource) {
DynamicDataSource.setDataSource(DataSourceEnum.MASTER.getDefault());
}
return CONTEXT_HOLDER.get();
}
/**
* 清除数据源
*/
public static void clearDataSource() {
CONTEXT_HOLDER.remove();
}
}


